

世界背景

西元 2025 年初,國際組織 OMSI(Obscure Material Study Initiative,曖昧物質研究機構)在沙海東緣區域進行衛星監測時,於座標 M. 21.914 : 25.433(Module area. 21.914 : 25.433)一處無編號地帶偵測到異常重力變化。經多次比對計算分析,該地區被發現存在非自然的地層密度,雷達掃描進一步揭示沙海下方隱藏著多層空腔結構,排列形式與人造構件相似。
OMSI 隨即成立特別行動小組,啟動全面封鎖,並派遣探勘者深入該區進行調查。
然而,最初進入的調查者在返回後,相繼出現異常症狀──言詞混亂、記憶障礙,以及精神失調。更有個案於入院數日後,出現失憶症。
該次行動,OMSI 對外僅宣稱為地震帶斷層掃描作業,實為掩蓋真相。
根據非公開機密文件顯示,此處結構不單是一個地下宮殿,而是一座被黃沙掩埋的──
會奪走記憶、消抹存在的未知墓所。
你將扮演──
一名受 OMSI 或其他涉入調查之機構/私人組織/財團所雇用,被派遣至這片封鎖區域展開探索的:探勘者、調查者或紀錄員。
你可以成為──
將文明暴露於世的冒險者;
讓過去沉睡的靈魂獲得安寧的守護者;
甚至成為這座地宮下一次呼喚未來探索者的聲音之一。
注意: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述與散播,有概率導致不可逆的傷害風險。


OMSI|Obscure Material Study Initiative
OMSI,曖昧物質研究機構,一個多國聯合成立的特殊調查與研究單位,其職務為調查與確認全球範圍內的「非自然構成物/曖昧物質」。
對大眾公開的調查主題(對外登記名義)多為:
• 活斷層位移監測計劃
• 微震成因探勘
• 地磁層異常波動掃描
• 粒子浮動紊流記錄
該組織成立時間和初期核心國並未在公開紀錄中出現,推測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末冷戰期間的「感知超限項目」;目前總部設於機密座標,每一項行動皆以代號分類和特派隊行動小組編制運作,並與部分民間團體、科研機構維持合作。
哨兵與嚮導設定
此頁設定為本企劃使用之哨兵嚮導設定基礎說明,與傳統認知或印象的哨嚮架構/版本有所出入,請多加留意。
此頁說明僅供參與者參考,未提及之哨嚮設定(如傳統上會有的收容隔離機構、結合熱設定、嚮導素、藥片、黑暗哨兵、塔和井等),皆可自由調整、詮釋及延伸。
-
關於哨嚮
哨嚮屬一種精神感知層級的辨識與適應性特質,不直接涉及社會地位或權力,其知識從學校教育階段起便普遍傳授,現今日常生活中亦能見之於各行各業:記者、醫師、工程師、音樂家皆有可能。
精神感知者的存在並非始於當代,早在數千年前的古文明壁畫與楔形文字中就已出現;古埃及的夢行祭司、北歐的靈視巫女,甚至中南美洲瑪雅所記錄的迴響者,皆有可能是對早期「高等級哨嚮」的隱性描述。
原本他們的存在是曖昧的,「高等級哨嚮」曾在戰爭中被視為武器,在瘟疫災荒中則成為代罪羔羊,直至十九世紀末,這項特殊能力被劃入「精神科技」之列,雖多數紀錄已遭刪除,但仍為後續哨嚮的研究道路上開了個先鋒。
進入二十世紀,冷戰期間的「感知超限項目」首次將哨嚮類型初步定義、編碼,並建立評級制度;也是這時發現多數人類,除了敏感度差別和是否懂得運用以外,實皆具此精神感知力量。
至此,哨嚮類別進入了大眾的認知。
其評級有 S 級、 A 級 ~ F 級(普通人則無需評級);級別越高人數越少, F 級僅較普通人稍微敏感一點點。
可經後天的訓練熟練感知運用,但無法變更類別(哨兵變嚮導、嚮導變哨兵皆不可行)。
哨嚮能力與類別不具遺傳性,子代是否覺醒與血緣無關。
下面補充哨嚮的其他名詞解釋。
-
覺醒與比例
參考現實世界人口結構:15歲以下:17.8% / 15–64歲:65.3% / 65歲以上:13.5%。
哨嚮佔總人口約 75%,其中相對於哨兵,嚮導數量較稀少;普通人(含尚未覺醒者)占 25%,主要占比為15歲以下未成年人;多數於青春期覺醒,覺醒歷時從數週至一年不等,亦有終生未覺醒之人。


擁有比普通人發達的五感(視覺/聽覺/嗅覺/味覺/觸覺 ),高敏銳感知與神經反應速度,使他們在追蹤、偵查、駕駛及近戰格鬥等領域特別優秀。
但若無嚮導協助做精神疏導,哨兵長期處於接收過多雜訊與感官訊息過載狀態,容易逐漸失去理智,甚至會對外產生過激反應、狂化,出現自傷行為。

擁有比普通人較強的精神力量,能進行情緒安撫與調節精神狀態,特定情境中甚至可施以精神控制。
但能力對自身精神力有不少的消耗,若未經訓練穩定展開精神屏障,可能導致崩潰。
相對於哨兵,嚮導數量較稀少;適性大的嚮導,能同時疏導複數個多人。

指未覺醒哨兵/嚮導能力的個體,精神消耗為三者中最低,日常穩定性高於哨嚮。
無特殊感知能力,不具備精神共鳴,卻也因此不易遭受訊息過載或精神干擾的影響。
普通人可在青春期年齡階段轉化為哨兵或嚮導,亦有終生未覺醒的情況。
哨兵 Sentinel
嚮導 Guide
普通人 Normal
其他名詞解釋
精神體
是哨嚮特有精神能量的具現,常呈現動物形態,哺乳類動物、兩棲、爬蟲、鳥、魚皆可,通常與個人特質有關。
無實體,無法被普通人看見或觸碰,與本體五感相連且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,一旦本體死亡,精神體也將隨之消散。
F級哨嚮可感覺感應,或所視模糊;通常C級以上,才能清楚明確地看見精神體形貌。
精神圖景
又稱精神域,是哨嚮內在精神世界的具象化空間,形貌獨特。
此處通常僅對深度信任者開放,哨嚮可透過精神觸肢進入他人的精神圖景,當哨兵陷入神游或狂化,嚮導可進入其精神域進行安撫及疏導;反之,也有概率能達成。精神圖景會隨本體健康與情緒變化而略有變化,若遭攻擊破壞,將造成極大精神創傷,乃至意識崩潰。
以F級哨嚮來說,精神圖景可能範圍只有1平方公尺以內面積,也可能僅能有一張板凳放置領域門口的距離。
精神觸肢
為精神域所延展之無形觸角,非實體存在。
對哨兵而言,代表其五感延伸的範圍;對嚮導而言,則是情緒與精神狀態的探測範圍。觸肢可用於感知、情報收集、精神梳理、進入他人精神圖景等。
哨嚮理論上經學習及訓練皆會使用,但不同評級間,能做到的程度相差很多。
屏障
指哨嚮用以保護自身免受外界感官與情緒侵襲的精神防護結構。
嚮導在構築與操作屏障上遠優於哨兵,能自由開關,甚至能為哨兵建立精神壁壘隔絕其訊息過載。
狂化
指哨兵在極端情緒刺激下進入的失控狀態。
五感與戰鬥力全面暴增,但完全喪失理智,會攻擊周遭一切目標,直至筋疲力盡或死亡為止。此狀態常因重要對象遭受重創所觸發,是哨兵最強、亦最危險的時刻。
結合
指哨兵與嚮導之間建立的聯結形式,分為暫時性及永久性。精神結合能穩定雙方的精神域,強化感官延伸與情緒共感,使兩人達成高度協調的共鳴狀態。
永久性結合後的哨嚮不一定發展為伴侶關係,但其聯結往往深刻而具唯一性,永久性結合後,一旦其中一方死亡,另一方將遭受難以修復的精神創傷,極端情況下:哨兵可能因失控而陷入狂化,嚮導則可能在短時間內因精神崩潰而死亡。
哨兵與哨兵、嚮導與嚮導,無法結合。